证监会:对高频交易实施差异化监管安排加强

基金新闻问答发布时间:2023-10-27 浏览量:

证监会发布了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的一系列举措,未来将继续指导证券交易所落实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并完善相关监管安排和制度规则体系。此外,证监会还将加强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的监管职责,强化对高频交易的差异化监管安排,以确保市场秩序良好、保护投资者权益。

为了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证监会指导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为了落实《证券法》相关规定,满足市场需求,深化制度创新的一项举措。这也意味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了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

近年来,A股市场的程序化交易规模逐渐增加,成为投资者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尽管程序化交易在提高交易效率和增强市场流动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特定市场环境下也存在加大市场波动风险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促进其规范发展。证监会高度重视程序化交易的监管工作,积极推动将其纳入《证券法》的规范范围,并持续完善相关监管安排。证监会指导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可转债市场建立了程序化交易报告机制,并推动证券、基金业协会建立了重点机构数据报送、统计监测机制,同时完善了量化私募产品备案制度。

证监会:对高频交易实施差异化监管安排加强

《报告通知》主要明确了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安排,包括报告的主体、方式和内容等,并对高频交易提出了额外的报告要求。据测算,目前全市场需要报告的账户数量占比很低,其中大部分为机构投资者,各方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因此不会对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正常交易造成影响。而《管理通知》则主要是加强程序化交易的管理工作,与《报告通知》相互衔接,共同构成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其中,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自身及客户的程序化交易行为管理,要求证券交易所加强对可能影响证券交易价格、交易量或交易所系统安全的异常交易行为的监测和监控,并明确对高频交易提出差异化的管理要求。

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监管安排的发布,有助于了解程序化交易的基本状况,明确市场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期待,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交易监管的准确性,对于传导合规交易理念、引导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指导证券交易所落实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持续完善相关监管安排和基础制度建设,丰富完善程序化交易制度规则体系,同时加强证监会与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的合作安排,进一步压实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的监管职责,强化对高频交易的差异化监管安排。证监会将督促证券交易所确保市场各参与主体严格遵守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监管安排,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生态的良性健康,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