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发债破万亿,中信独占鳌头

债券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11-02 浏览量:

在股权融资趋缓的大环境下,券商债权融资取得了显著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2023年前三季度,证券公司发行的债券共计573只,同比增长27.05%;发行金额总计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9.23%。

其中,证券公司债券是主力,发行规模达到6307.5亿元,同比增长40.7%;次级债发行规模为1160.33亿元,同比下降23.99%;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3224.7亿元,同比增长9.02%。

未来还将有大量证券公司债券发行,今年以来已有近4000亿元证券公司债券获批,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中金公司(500亿元)、申万宏源(450亿元)、中信建投(400亿元)、光大证券(300亿元)。

券商发行债券主要是为了补充流动资金、营运资金和偿还债务,其中支持两融等信用业务发展是证券公司债券的主要用途之一。

券商目前大规模发行债券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年初券商对业务扩张的乐观预期,今年利率下滑导致发债成本迅速下降,以及股权融资趋缓等因素。

根据东方证券Choice数据统计,前三季度券商发债规模最大的是中信证券,达到885亿元,排名前列的还包括招商证券(667亿元)、国信证券(610亿元)、中信建投(600亿元)、广发证券(588亿元)、银河证券(532亿元)、国泰君安(470亿元)、海通证券(396亿元)、华泰证券(384亿元)和平安证券(363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券商频繁获批百亿级公司债。数据统计显示,前三个季度,19家上市券商获批25只巨额公司债或次级公司债,总额达到3770亿元,其中有20只债券发行规模超过百亿,11个债券规模达到200亿元级别,占比44%;只有申万宏源证券在2月27日获得批准发行的短期公司债规模达到300亿元。

招商证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等券商获批发债总额达到200亿元级别。

中金公司以500亿元的发债总额位居第一,其次是申万宏源(450亿元)、中信建投(400亿元)和光大证券(300亿元)。

此外,一些非上市券商也发行了巨额公司债,包括中金财富证券的100亿元次级公司债和财信证券获批发行不超过4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总体来看,券商今年前三季度发债总额接近4000亿元。

从发债募资用途来看,补充流动资金、营运资金和偿还债务成为券商发债募资的主要目的。

中金公司指出,本次发行的固定利率公司债券有利于锁定公司的财务成本,同时也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资金,减轻短期偿债压力。

招商证券认为,支持信用业务发展是证券公司债券的用途之一,这在存量债券的期限分布上也有所体现。

信用业务包括两融、约定回购和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单笔融资交易期限分别不超过半年、1年和3年。

超过90%的存量债券剩余期限在3年内,具体来看,半年内和2-3年期限的债券占比分别达到36%和30%,能够较好地匹配于借出资金的期限。

东兴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嘉玮表示,券商发债规模提升有四个主要原因:一是年初券商对业务扩张的积极预期;二是今年利率下行,发债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其他融资手段面临较多阻力,包括股东层面和监管层面等;四是市场不好,流动资金需求增加。

此外,由于权益市场表现较弱,券商的IPO首发以及配股、定增等再融资速度减缓,券商不得不通过债券融资来支持资本消耗型业务的运营。

券商发债破万亿,中信独占鳌头

在以上债券统计中,今年以来证券公司次级债有8只,其中有5只规模达到200亿元,占比较高。

招商证券指出,中低等级券商需要提高净资本充足率,所以存续次级公司债占比较高。

中低等级证券公司更青睐次级债,主要是因为这种债券可按比例计入净资本,从而更好地满足风险覆盖指标,特别是对一些中小规模券商而言,提高风险管理指标的质量能够优化其分类等级与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目前券商次级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增加,同时主体资质较好,赎回风险和信用风险相较于银行次级债和保险次级债更低,长端利差处于较高水平。在信用市场中长期回归“资产荒”的情况下,信用利差具备再次下行的动力,长端券商次级债成为新一轮宽松货币环境下交易的较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