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增加,授信总额使用过半

债券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10-26 浏览量:

中证金融组织近日召开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信用保护业务座谈会,表示将进一步加大信用保护力度,更好地发挥支持工具的作用。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效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为那些市场前景好、技术竞争力强、信息披露透明规范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

截至9月15日,A股市场上共有154家上市民营企业获得总额超过2.2万亿元的授信额度,超过1.2万亿元的额度已经被使用,使用率过半。其中,制造业企业、房地产业企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的授信总额度分别占据前三位,占比超过八成。

冯琳是东方金诚的高级分析师,她表示:“民营企业可以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帮助下提高债券发行的成功率,降低发行成本。”与银行贷款相比,企业可以通过债券融资与资本市场对接,从而扩大筹资对象的范围,增加筹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券融资的优势在于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且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分散。

自2018年起,信贷、债券和股权的“三支箭”政策组合改善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受限的局面,其中的“第二支箭”(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持续有效地支持了很多民营企业的债券融资。截至9月15日,Wind数据显示,今年已有154家上市民营企业获得总计2246.296亿元的授信额度。其中,已使用的额度达到1216.160亿元,使用率为54.14%,剩余1030.136亿元。

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从发债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有113家,授信额度总计达1468.279亿元,遥遥领先。房地产业企业有4家,授信额度总计262.201亿元,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有8家,授信额度总计209.260亿元。这三大行业的授信额度合计占到86.35%。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业企业的平均授信额度为65.55亿元,领先于其他企业。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的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上述三类企业成为发债主体的原因可能在于它们具有较高的融资需求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这些企业具有资金周转较快、对稳定现金流的要求较高等特点,因此它们更加需要发债融资。另一方面,中国是制造业和消费大国,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有助于稳定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债券融资是非金融企业补充现金流的有效途径,但债券市场的分层现象一直很突出,投资者对于国有企业信用债券的需求明显高于民营企业。冯琳指出:“主要的障碍是,作为市场化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债提供增信的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等也非常谨慎地选择增信标的,有较高的风险控制要求。”从授信额度即可看出这一点。Wind数据显示,相较于民营企业所获授信额度,今年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合计拥有8597.078亿元的授信额度,约为民营企业的3.8倍。从年内发债主体的最新信用评级来看,与101家AAA评级的国有资本相比,只有3家民营企业被评为AAA级。

鉴于这种情况,冯琳建议未来进一步丰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使民营企业在增信方面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或者构建增信组合。同时,可以考虑通过扩大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范围等方式,引入更多多元化的市场机构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从而缓解因机构风险偏好趋同而导致支持范围受限的问题。

从周茂华的角度来看,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信用评级不高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企业本身缺乏标准化融资抵押品、内部财务管理有待规范、人才吸引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它们在市场上的信用认可度,干扰了其发行债券融资的进程。

上市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增加,授信总额使用过半

田利辉是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的院长,他表示,民营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信用意识,降低信用风险。此外,从融资环境来看,需要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民营企业信用评级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同时,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拓展和丰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信用保护业务,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可靠的增信服务,提高其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