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看好A股,北向资金对市场影响不大

理财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12-13 浏览量: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的流动情况备受关注,许多投资者视其为外资在A股市场上看好或看空的指示,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市场人士指出,将北向资金视为市场“风向标”可能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投资者应理性看待短期的北向资金流动情况。

北向资金并不完全具备成为市场“风向标”的条件。近年来,随着沪深港通机制的推出和发展,境外投资者通过沪深股通参与境内A股市场的程度不断提高。北上资金的流入流出被一些投资者称为市场的“风向标”,并形容其为“聪明资金”。然而,从实际状况来看,北向资金在A股交易规模中所占比例并不大,无法全面展示外资交易的整体情况。此外,北向资金的构成较为复杂,往往是由长线配置型、短线交易型、主动管理型和被动跟踪型等不同类型的资金组成。据测算,2023年北向资金的成交金额仅占A股总成交金额的6%左右,北向资金所持有的A股市值仅占A股总市值的3%左右。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武幼辉认为,尽管市场普遍认为北上资金是“聪明资金”,但近两年来其指示意义明显下降。市场分析师表示,北向资金涵盖了多种类型的资金,不同类型的资金在交易风格、交易偏好、交易策略和交易时机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投资者很难从北向资金的交易信息中判断具体是哪类资金流入或流出,这可能对投资决策带来一定的扰动。姚佩表示,过去两三年,北上资金的属性变得多样化,这与先前投资者对北上资金的传统认知——所谓的“聪明资金”相比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将目光扩大至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主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立足在国内市场。当前,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长期态势没有改变,在主要经济体中依然保持着领先的经济增速。为了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中国证监会制定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力争在3年至5年的时间内提升存量上市公司的质量,改善整体上市公司的形象。

近年来,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行,A股市场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创业板、科创板等板块成为了高成长优质企业上市的集聚地,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标的。今年以来,随着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半年报,显示出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向好的趋势,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上市公司表现亮眼外,优质蓝筹公司的估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媒体、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行业出现了市值过百亿的公司。

外资机构看好A股,北向资金对市场影响不大

华泰柏瑞基金的副总经理田汉卿表示,当前A股的整体估值在底部附近,可以说十分合理。尽管我们的经济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相应的政策也在相继出台,对经济进行了有力的支持。在投资的过程中,仅仅追随他人是很难获得好的收益的。姚佩指出,当前多家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例如,贝莱德在其全球市场下半年战略配置报告中表示对A股市场持“超配”观点;高盛最近也在研报中称A股有望在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并继续对A股市场持“超配”观点。多位市场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发挥枢纽作用,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集聚,助力中国特色金融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不会受到短期北向资金流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改变。

关于北向资金的争议,是北向资金真的是“聪明资金”吗?多个跟踪数据表明,对“聪明资金”的导向作用被夸大了一些。在投资决策中,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保持审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