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界“逆周期布局”渐成共识

基金新闻问答发布时间:2023-10-12 浏览量:

8月21日至9月5日期间,公募基金管理人纷纷发布了自购公告。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5日,已经有至少2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宣布计划投资约12.95亿元用于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各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行动迅速,这是他们积极响应监管要求的直接表现。

公募基金界“逆周期布局”渐成共识

证监会在8月18日公开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表示要“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其中,要求“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减少顺周期共振”。

多家受访的公募基金管理人表示,这些机构在市场低位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释放了对后市看好的积极信号,有望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同时,这轮自购也是机构通过实际行动引导资金在低位入市,从而活跃资本市场。

根据公告,公募基金管理人此轮自购的标的主要是旗下的权益类基金,部分机构在公告中还明确了产品的类别。

比如,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都提到,将使用自有资金合计5000万元投资旗下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将使用自有资金自购旗下的偏股型基金和基金中基金(FOF),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

此外,很多机构还在公告中规定了自购行为的持有期限。

比如,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某头部公募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公募基金管理人在市场低位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与持有人实现利益共同绑定,释放了对后市看好的积极信号,有望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同时,从历史经验来看,公募机构开启自购潮,往往是市场底部的信号之一。

在监管方明确的“行动指南”中,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的“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减少顺周期共振,这两项重要举措为公募基金的后续工作提供了指引。

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表示,过去在销售导向下,公募基金行业出现了在行业热点估值和情绪高点发行新产品的现象,但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往往很难获得好的收益和投资体验。逆周期进行产品布局,引导投资者在有估值保护的情况下购买基金,并通过持有赚到钱,是行业正向发展的关键。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汪璐表示,在市场低位时,公募基金管理人带头进行“逆周期布局”,一方面可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适时参与投资;另一方面,在低位布局可以提高投资安全垫,从长期来看,能够提高投资者胜率并增强投资体验感,引导基民秉持“长期持有”的理念。同时,长期投资、理性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频繁申赎的交易成本和追涨杀跌带来的极端损失,有利于投资者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是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一行业痛点的重要一环。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两项举措鼓励资管机构理性看待短期市场波动,敢于、善于逆势布局,为提高持有人获得感、提高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旗帜鲜明地引领了方向。

对于公募基金管理人而言,明确的“行动指南”有利于行业凝聚合力、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发展,切实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未来践行“逆向销售”已成为多家受访机构的共识。

某头部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公募基金管理人要在响应监管要求的同时,加大对绩优权益类基金的持续营销力度,同时结合投资者需求和偏好,推出更具战略意义的创新产品,引导投资者在低位进行“播种”。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募机构需要不断增强大局观和宏观研判能力,强化“逆周期思维”,加强左侧布局意识。

在积极响应监管要求的同时,部分公募基金管理人对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充满期待。

兴证全球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激励约束机制是贯彻“逆周期布局”的必要条件,目前还需要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