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与止盈诉求重叠,债基持续面临赎回压力

基金新闻问答发布时间:2023-10-10 浏览量:

最近,在债市整体回调的情况下,债券型基金大额赎回仍在继续发生。

据截至9月26日的数据,近半个月以来受到大额赎回的债基数量多达十余只,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较高的特征明显。

债市调整与止盈诉求重叠,债基持续面临赎回压力

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债基遭受大额赎回可能与8月底以来债市的震荡调整和债基收益率持续下降有关;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止盈需求也成为推动基金赎回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中银基金在9月26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中银弘享债券的B类份额遭受大额赎回,为了确保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不受小数点后几位的精度影响,中银基金决定自9月25日起将该基金B类份额净值的精度提高到小数点后六位,并进行四舍五入。

中银弘享债券的B类份额是今年8月2日刚刚新增设的基金份额。

截至二季度末,中银弘享债券的规模为19.16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的比重高达99.89%。

近半个月以来,有十余只债基因大额赎回而宣布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这样的情况频繁出现。

例如,银华华茂定期开放债券的D类份额于今年9月5日刚刚新增设,9月19日该基金D类份额就遭遇大额赎回;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于8月22日开始增设B类份额,9月13日该基金B类份额也发生大额赎回;大成景信债券和中银证券安澈债券都是今年8月新成立的产品,在成立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都遭遇了大额赎回。

另外,在最近遭遇大额赎回的债基产品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的特征较为突出。

截至二季度末,中银弘享债券、东兴兴源债券、财通资管双安债券、红塔红土瑞鑫纯债债券等债基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的比重均高达90%以上。

对于债基遭遇大额赎回的原因,盈米基金的研究员谭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的采访时表示,从8月底以来,宽信用政策预期和汇率贬值压力等负面因素增加,导致债市调整加剧,公募基金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

某第三方机构固收分析师张伟(化名)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债市在资金面宽松的情况下表现不俗。但是在进入9月后,受宽信用政策预期和债券供应增加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机构开始止盈操作,并对市场利空情绪更加敏感。因此,一些机构提前卖出债基以锁定收益,进而放大了债基赎回对市场的波动。”

另外,在投资者结构方面,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粤宁指出,银行理财对于短期收益和流动性更加关注,以满足客户的随时赎回需求。理财产品通常在季末前出现一定规模的赎回,然后在下个季度重新投入,这种行为也会对债基的负债端产生影响,导致以银行理财为主要持有人的债基规模波动较大,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关于未来四季度的走势,也有市场对于2022年11月债市出现“负反馈”赎回潮再次发生的担忧。

对此,谭瑶认为,与去年末相比,本轮“宽信用”政策对市场的风险偏好提振的力度可能不及,并且从国债收益率的调整速度和幅度来看,也不及2022年11月的赎回潮,市场对政策刺激的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上海某公募机构固定收益投资部相关人士表示,预计今年四季度债市出现负反馈的可能性很小。

一方面,央行可能会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另一方面,银行理财端也在增加较长持有期产品的发行力度,压缩较短持有期产品的空间。一旦流动性压力减小,负反馈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张伟表示:“与2022年11月的理财赎回潮不同,目前的理财产品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进行了优化,理财产品的净值回撤整体上是可控的,产品的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同时,一些机构也推出了采用摊余成本法和混合估值法的理财产品,整体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提高。

从资金面来看,尽管跨季资金面仍然偏紧,但张伟分析表示,由于央行超预期降准和大额逆回购操作,跨季后资金面的宽松预期在改善,预计机构将能够平稳渡过跨季时期,资金压力在跨季后将得到缓解。

四季度即将来临,谭瑶提醒,四季度是各类政策信号密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