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高

货币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09-14 浏览量:

近日,央行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2个百分点。自2023年9月15日起,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4%。今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偏弱运行,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国内货币政策宽松,6月和8月,央行分别下调了MLF利率10bps和15bps,超出市场预期。其次,二三季度中国经济修复斜率放缓,7月份社零和出口同比增速分别放缓至2.5%和-14.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放缓至1.2%。第三,美元指数仍然高位运行,虽然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有所下降,但仍属于稳健增长范围。预计未来加息路径依赖数据变动,未来货币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在人民币出现较快贬值的背景下,央行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2个百分点,以增加境内金融机构的美元流动性,释放稳定汇率的信号。

过去一段时间,央行曾多次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021年,由于中国经济复苏且出口强势,央行先后两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然而,这两次调整并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2022年4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为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8%。中美货币政策错位,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深,人民币被动贬值。为此,央行于2022年9月5日再度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6%。然而,这两次下调并未显著扭转人民币偏弱态势。

此次央行再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2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境内金融机构的美元流动性,释放了稳定汇率的信号。外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一定比例的外汇存款交存到央行的存款。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自由使用更多的美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虽然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对应的美元外汇流动性并不大,但更多地起到了预期引导的作用,释放了稳定汇率的明确信号。

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高

央行在汇率方面的工具储备相对充足。在8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MLF操作利率和逆回购操作利率后,人民币汇率整体并未出现趋势性的大幅走贬。央行采用了多种方式应对汇率波动,包括官员讲话以引导市场预期、上调测算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发行离岸央票等。央行在汇率方面的工具储备还包括引入逆周期因子、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等宏观审慎参数,以及动用官方外汇储备干预等。随着政策加强与预期扭转,人民币进一步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面临内外压力。

在国内方面,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国内政策逐步落地,但政策的效果仍需时间验证。对于汇率而言,基本面的提升是否能扭转外资流出,或是汇率企稳的关键因素。在国际方面,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保持韧性,但经济可能在明年开始明显走弱。在这样的背景下,预计美元指数仍将高位宽幅震荡,人民币汇率或仍面临间歇性的外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