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承压:明日逆回购将达3000亿高峰,9-12月MLF到期资金紧缺为风险因素

债券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09-04 浏览量:

明天将有3010亿逆回购到期,这是自4月份以来最高的7天逆回购到期量。

8月份,政府融资节奏加快,导致资金面紧张,甚至出现了7天和隔夜利率倒挂的情况。

截至发稿时的数据显示,DR001加权价格为1.972%,DR007加权价格为2.121%。

由于跨月时点临近,一些机构研究认为,9月份资金收紧的概率不高。

本周7天逆回购到期量达到7280亿,压力较大。而明天到期的资金量将超过3010亿,创下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8月15日降息以来,资金面并没有放松,反而出现了阶段性的隔夜和7天利率倒挂现象。

招商证券的固收分析师尹睿哲和刘冬的测算显示,截至8月25日,DR001相对于降息之前上涨了14BP,DR007相对于降息之前上涨了13BP,均超过了政策利率。

在资金收紧的环境下,机构杠杆交易减少,隔夜回购的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例下降至90%以下,较上半个月下降了大约3个百分点。

机构杠杆率也回落至108.5%,较上半月回落了约1个百分点。

此外,大多数期限的存单利率也超过了降息之前的水平。

图一显示了DR001和DR007的八月份价格走势。

债市承压:明日逆回购将达3000亿高峰,9-12月MLF到期资金紧缺为风险因素

资金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债市仍然有配置的空间。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认为,资金面收紧和利率倒挂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月中是税期缴款日,会导致银行间部分流动性的阶段性抽取,推动市场资金利率上升。

从今年4月到7月,在税期前后的七天内,DR001的平均上涨了36BP。而8月份,DR001在月中出现了明显的上行,部分属于季节性的正常变化。

其次,政府债发行量较大,8月份的净融资额达到了近一年来的高位。由于银行作为配置利率债的主力,为承接地方债供给,它们对同业放贷的意愿和能力减弱。

央行可能会适度控制杠杆水平,因为8月份市场上加杠杆交易较为活跃,而资金拥挤可能导致债市脆弱性增加。央行可能会阶段性地控制资金套利和空头操作。

对于债市来说,目前10年期国债与MLF利差仍然在近三年历史中位数以上。考虑到稳增长政策的效果需要时间展现,短期内经济基本面难以出现趋势性拐点。因此,在2.5%的MLF锚位以上,长期债券利率仍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预计后续债市可能会延续边际走强的趋势。

跨月后资金面的压力可能会明显减小,关注央行货币政策的节奏将十分关键。

截至发稿时的数据显示,DR001加权价格为1.972%,DR007加权价格为2.121%。

8月末的票据利率仍然较低,这表明信贷需求可能仍然低迷。

根据广发证券的刘郁的数据,8月25日相比18日,1M和3M票据利率分别下降了20BP和8BP至0.25%和1.13%,6M票据利率略微上升了2BP至1.09%。

从机构行为来看,大型银行自7月份以来一直是净买入状态。截至25日,8月份已经累计净买入了3119亿元(7月份累计净买入了4361亿元)。

国海固收团队的分析师靳毅在研报中指出,9月是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也是“财政净投放月”。财政净支出大约有1万亿元,对流动性形成了有力的补充。

而9月份政府债务的净融资规模为9702亿元,供给压力较8月份有所下降。

信贷增速放缓一方面会减缓存款的增长和超储转化为法定准备金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会鼓励央行保持资金面宽松的态度,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通过票据和短期贷款来缓解信贷下行的压力。

招商证券的尹睿哲和刘冬指出,9月份资金面是否能回暖还要观察货币政策的节奏。今年降准的幅度仅为25BP,不及过去几年的年度“保守”幅度50BP。

根据7月份的银行资产规模测算,25BP的降准可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约60亿元。如果降准落地,这将对净息差产生约0.15BP的正向支撑。

此外,9月至12月间有不少MLF到期,总计有2.4万亿元。后续可能还存在降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