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交易杠杆率上升至1.25倍,市场将发生何种影响?

理财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09-01 浏览量:

融资保证金比例的下调是A股政策组合拳中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增加市场流动性,提振交易情绪,预计市场两融规模将持续扩大,活跃存量资金。此次调整将于2023年9月8日收市后生效。

调整后,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的最低融资保证金比例从100%降低至80%,使融资交易的杠杆率从1倍提高至1.25倍。此举被业内视为证券交易所首次下调融资保证金比例的举措。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未来还可以关注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融资融券费率、将ETF纳入转融通标的等政策进展。

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投资者融资买入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决定了投资者融资买入交易的杠杆率。比如,当融资保证金比例为100%时,投资者用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00万元买入证券。而当融资保证金比例降低至80%时,客户用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25万元买入证券。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变,仍维持不得低于50%的要求。

此次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调整将使融资交易的杠杆率提高,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多融资额度,满足融资需求,提振交易意愿,实现激活资本市场和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目标。通过适度放宽融资保证金比例,在杠杆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有利于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活跃存量资金。新的保证金比例适用于新开仓合约和存量合约,投资者不必了结存量合约即可适用新的比例。

近年来,中国证券监管机构主要通过降低印花税、支持股份回购,以及调整IPO、再融资节奏等措施来促进资本市场活跃。此次首次调低融资保证金比例并将其作为一项政策“组合拳”,超出市场预期,显示了监管层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的决心。

自2010年3月开通两融业务以来,证券交易所仅在2015年11月上调过一次融资保证金比例。当时,由于市场回暖,融资交易额快速增加,融资余额也显著增长。为降低新开仓融资合约的杠杆水平,证券交易所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比例从之前的50%提高至100%。调整后,新开仓融资合约的杠杆水平由最高不超过2倍降低至最高不超过1倍。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变,仍维持不得低于50%的要求。该调整于2015年11月23日生效。

融资交易杠杆率上升至1.25倍,市场将发生何种影响?

根据Wind数据,2015年10月至11月,A股市场融资余额从9000亿增加至1.2万亿元。融资保证金比例调高后,至2016年1月,融资余额再次降至9000亿元级别。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表示,回顾2015年保证金调整后的融资行为和市场表现可以发现,保证金比例的调整确实可以引导融资行为,带来融资余额的明显变化,政策的有效性明显。因此,他们认为此次调低融资保证金比例将有效提振市场的融资信心。

那么,此次融资保证金比例放宽将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据统计,截至8月25日,场内融资融券余额达到15568.7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694.58亿元,融券余额为874.13亿元。而今年开市首日,场内融资融券余额为15451.4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495.03亿元,融券余额为956.44亿元。今年以来,A股融资融券余额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总体波动较小,表明市场交易活跃度较低。证监会表示,在杠杆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度放宽融资保证金比例,有利于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发挥作用,活跃存量资金。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指出,本次融资保证金比例的下调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合理交易需求,有利于增加两融余额规模,促进两融业务发展。在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