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多部门合作:推动新能源车消费增长,维稳燃油汽车市场

基金新闻问答发布时间:2023-12-02 浏览量:

汽车行业迎来了一项重要政策支持。

9月1日,根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等七个部门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该方案提出,在2023年,汽车行业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力争全年销量达到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5%。至于2024年,汽车行业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这个全年销量目标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的销量预测相当一致。中汽协在2022年12月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276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380万辆,商用车销量为38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0万辆。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1565万辆和1562.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7.4%和7.9%。也就是说,在最近7个月中,汽车销量已经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的近六成。

受到宏观环境以及上半年的燃油车价格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市场尚未完全恢复,但是随着一系列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出台,以及“金九银十”等季节性因素的拉动,业内普遍预计今年下半年的汽车消费景气度将继续改善。

最新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了多项措施,涵盖了汽车消费、汽车出口、二手车消费等多个领域。

在汽车消费方面,该方案共提出了七大工作举措。首先是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要继续执行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加强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的清算审核工作,积极推动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增加。同时,为了稳定燃油汽车消费,《方案》强调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并鼓励在2022年购车指标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的购车指标,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

关于推动汽车出口提质增效,《方案》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加强与航运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巩固扩大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汽车出口。

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汽车促消费政策措施。例如,7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发布了《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包括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等在内的十项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具体举措;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中汽协指出,预计随着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汽车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有助于实现全年稳增长的目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及了推动汽车出口提质增效。今年,出口已成为中国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增长点。根据《经济日报》的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汽协的数据显示,1-7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253.3万辆,同比增长67.9%,在1-7月汽车总销量中占比超过16%。从车企来看,增速明显。比亚迪1-7月出口10万辆,同比增长7.9倍;奇瑞出口47.1万辆,同比增长1.4倍;长城出口15.1万辆,同比增长94.7%。其中,奇瑞在1-7月份国内销量为42万辆,而出口却达到47.1万辆,已经超过国内销量。中汽协及业内专家普遍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400万辆,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311万辆,换句话说,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有望从海外市场获得大约89万辆的销量增长。

政府多部门合作:推动新能源车消费增长,维稳燃油汽车市场

总的来说,通过《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汽车行业有望在未来两年实现稳定增长。各项措施将促进汽车消费的增长,同时加强汽车出口的提质增效,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