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在规模压力下的困局

基金新闻问答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量: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不应该追求规模的扩张和借助明星经理来吸引投资者,而应该注重长期的健康发展。他们指出,虽然一些基金经理在短期内取得了亮眼的业绩,但是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他们的投资能力和管理规模并不匹配,导致业绩下滑。另外,一些基金经理被贴上了“主题投资”的标签,失去了持仓调整的主动权,只能被动地面对市场震荡。为了保住规模,一些基金经理不得不继续在原有的投资领域“躺平”,而无法调整投资策略。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单一行业的投资策略并不总是能够取得好的回报。因此,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要避免追求规模的扩张,而要注重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提高投资者获得感,以实现长期的健康发展。

一些基金经理也面临着无法改变的投资标签的困境。他们所管理的基金被定位为某个特定的主题,即使在这个主题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基金经理也只能继续坚守,无法进行持仓调整。这给基金经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受到了投资者和渠道端的投诉。如果基金持仓切换到其他行业,可能会导致投资者赎回,而且如果业绩没有好转,还会被指责风格漂移。因此,为了保住规模,基金经理只能继续在原有的投资领域坚持下去。

然而,困在规模里的基金经理很难取得超额收益。他们押注在单一行业上,面对行业风向的变化很难取得好的业绩。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亮眼的表现,但市场是有周期的,并没有永远上涨的行业。因此,基金经理需要更加注重投资组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规模的基金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更大,很难以合适的价格买入资产,从而影响基金的收益。而且规模的扩张也会增加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导致难以超越被动指数基金的收益。为了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基金经理需要提高资产判断的前瞻性,并及时限购当规模超过能力边界的时候。

为了摆脱困境,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都应该保持克制,不追求规模的扩张。基金经理应该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发展和追求规模增长,并提高投资者的体验。基金公司应该根据基金经理的专业判断,主动引导投资者情绪,控制基金规模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公募基金才能实现长期的健康发展。

基金经理在规模压力下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