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种业市场巨头先正达即将上市,垄断地位威胁隆平高科等企业的并购追赶

理财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09-17 浏览量:

A股种业上市公司最近频繁进行并购活动。隆平高科在八月初公告称,计划竞购巴西第三大玉米种业公司隆平发展7.14%的股份。此前,隆平高科还公告称计划收购福建科力杂交水稻种业公司51%的股权。

先正达种业板块的重要成员荃银高科四月份发布公告,计划收购新纪元67.90%的股权,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玉米种子市场份额。

国际种业市场巨头先正达即将上市,垄断地位威胁隆平高科等企业的并购追赶

更早之前,中国化工宣布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先正达,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胆的海外收购项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产业链来看,种子培育是上游端最重要的一环,被称为农业的“芯片”。

从2021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开始,种业支持政策频频出台。今年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明确提出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更加重视生物育种带来的产业变革。

回顾全球种业发展历程,合并重组是种子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必经之路。自2016年以来,拜耳、先正达和科迪华一直被称为全球农业科技三巨头,并牢牢占据行业的领先地位。这些核心公司通过“大鱼吃小鱼”的合纵连横,初步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从90年代至今,国际种子行业经历了三轮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其中,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跨国资本开始推动国际农化巨头进行超大型的并购重组。我国也在这一浪潮中进军了世界粮食市场。2016年,全球最大的种子生产商孟山都接受了拜耳6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2018年,孟山都并入了拜耳公司。2015年,陶氏化学和杜邦宣布通过对等合并的方式成立陶氏杜邦,随后科迪华从陶氏杜邦中独立出来,于2019年上市。2017年,中国化工在经过长达16个月的谈判之后成功收购了瑞士的先正达。据相关资料披露,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交易过程中,加上财务费用和债务重组资金,总共花费了504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今年6月16日,先正达在A股主板提交了650亿元人民币的首次公开发行申请。随着先正达过会,A股迎来了近13年规模最大的IPO。Wind数据显示,先正达集团的首次公开发行募资金额在A股历史上排名第四,仅次于农业银行、中国石油和中国神华。有媒体评价称,并购先正达可能是中国种业抢到的最后一张船票。

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国金证券的研报指出,我国种子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市场经历了“户户留种”、“四自一辅”和“四化一供”的封闭式种业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发展、市场改革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种业市场逐渐转变成了“种业产业化发展”和“种业现代化发展”的市场化阶段。我国种子企业的功能相对单一,种子销售分散,导致其在新品推广方面缺乏良性循环。

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种业市场的CR5指数(指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农发种业和荃银高科的市场份额占比)从2021年的19.3%升至2022年的21.3%,但仍然与海外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种业企业需要进一步进行重组整合,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

隆平高科的董事长毛长青表示,实际上并购是为了扩展自己的资源库。通过收购巴西公司,隆平高科基本上拥有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