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国泰君安:一带一路央国企见底反转加速

基金新闻问答发布时间:2023-10-11 浏览量:

三季度开始,龙头企业的业绩将反转并加速向上。

(1)2022年第三季度相比于基准期,增速有所下降,例如中国中铁的增速为14%/5%、中国交建的增速为10%/-9%、中国铁建的增速为8%/-5%、中国中冶的增速为14%/-29%、中国化学的增速为50%/11%、北方国际的增速为38%/-50%、中工国际的增速为80%/20%。

(2)在手订单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例如2023年中期,中国中铁的在手订单增速为8%,收入增速为5%;中国交建的在手订单增速为18%,收入增速为0.5%;中国铁建的在手订单增速为29%,收入增速为0.1%;中材国际的在手订单增速为20%,收入增速为-0.8%。

(3)股权激励要求净利润增速高于中报要求,例如2023年,中国中铁的股权激励要求的净利润增速为12%,中报要求的净利润增速为7%;中国交建的股权激励要求的净利润增速为8%,中报要求的净利润增速为3%;中材国际的股权激励要求的净利润增速为16%,中报要求的净利润增速为7%;中国化学的股权激励要求的净利润增速为15%,中报要求的净利润增速为11%。

金九银十是旺季,政策资金到位速度加快,实物工作量增加,推动未来业绩加速。

(1)专项债要求在九月发行完,十月用完,发行速度加快:2023年前7个月新增专项债完成了66%(去年同期95%),8月全国发行了地方债1.3万亿元,环比增长0.7亿元,专项债发行0.6万亿元(去年同期0.2万亿元),投向基建领域的比例占70%,环比上升了6个百分点。

(2)货币政策降低成本:8月15日,央行将公开市场逆回购和MLF利率分别下调了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8月21日,1年期LPR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

(3)高频数据开始好转:8月,建筑商务活动指数为53.8%,环比增长2.6个百分点(结束了过去四个月的连续下降),建筑新订单指数为48.5%,环比增长2.2个百分点。

地产销售加速,一带一路项目进展顺利。

(1)2023年上半年,地产开发销售增速为:中国中铁增长了67%(去年同期下降了31%)、中国铁建增长了39%(去年同期下降了45%)、中国建筑增长了30%(去年同期下降了15%)。

(2)2023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速为:中国中铁增长了16%(整体增长了5%)、中国铁建增长了10%(整体增长了0.1%)、中国交建增长了10%(整体增长了0.5%)、中工国际增长了19%(整体增长了3%),占比52%;北方国际增长了96%(整体增长了93%),占比51%。

(3)2023年上半年,海外订单增速为:中国交建增长了22%(整体增长了11%),占比16%;中材国际增长了205%(整体增长了68%),占比53%;中钢国际增长了96%(整体下降了9%),占比51%。

中特估计一带一路项目中央国有企业的估值接近历史底部,未来政策加码和业绩加速将推动行情见底反转。

中特估国泰君安:一带一路央国企见底反转加速

(1)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一带一路项目(资产注入)推荐:新疆交建、中材国际、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钢国际等;地方推荐: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华设集团等;地产推荐:中国建筑、鸿路钢构等。

(2)估值低:2017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峰会上,中材国际的PE最高为25倍,目前为11倍;中钢国际的PE最高为37倍,目前为14倍;北方国际的PE最高为44倍,目前为17倍。

(3)PB方面,中国中铁的PB为0.64倍(中国中车为1.1倍),中国交建的PB为0.62倍(招商公路为1.1倍),中国铁建的PB为0.50倍(京沪高铁为1.3倍),中国建筑的PB为0.61倍(招商蛇口为1.3倍),中国中冶的PB为0.79倍,融资PB最大为1.25倍,还有约80%的空间。

(4)2014年一带一路项目中,中国中铁的PE最高为39倍,目前为4.7倍;中国铁建的PE最高为23倍,目前为4.0倍;中国交建的PE最高为20倍,目前为7.1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