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历史低点,是否能回升?

货币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11-28 浏览量:

9月份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再次出现波动。

以在岸人民币为例,从8月31日的收盘价7.2595开始,到9月9日凌晨3时,最低价已经跌至7.3510。仅仅在几天内,人民币贬值近1000个基点,创下了自2007年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最低点。

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可能重新走高吗?复苏国际指出,人民币对美元的短期压力主要是受到美元指数走强和中美利差预期扩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由于美国通胀问题较为顽固,美联储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利率不变,并且近期美国的一些领先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更有可能以软着陆方式实现增速放缓。与此同时,欧元区的PMI数据和主要经济体的领先指标也较为疲软,避险情绪再次抬头。

这些因素导致美元指数近期上涨,进而对人民币的汇率带来了短期的压力。

然而,如果我们观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可以发现近一个月以来明显企稳回升的趋势。

中国银行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王有鑫指出,沙特宣布将延长石油减产至年底,再加上北半球进入取暖季,市场对能源短缺的担忧升温,导致原油价格迅速上涨。这不仅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让市场对欧美的通胀问题更加担忧,进而可能使得欧美央行进一步延长紧缩货币周期。而这对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形成提振,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汇率走势形成了抑制。

人民币创下自2007年以来的历史低点,是否能回升?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短期来看,市场对经济复苏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虑。例如,近几个月服务业PMI指数持续下降,国内利率下调,最近美元利率强劲反弹,以及股市波动等,这些都对短期外汇市场构成了干扰。

那么人民币还能重新走高吗?王有鑫预计,短期内,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美国核心通胀的回落速度可能会继续放缓,预计美联储在11月之前仍会反复炒作加息话题。此外,全球经济和欧元区经济仍然面临下行风险,美元指数可能将继续保持相对强势。

然而,从长期来看,美国经济的下行和经济指标的回落可能会让美联储考虑结束加息周期。而中国的稳经济政策的红利将在四季度逐渐释放。在长期利益的博弈中,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年底实现小幅回升。

需要注意的是,外汇市场很大程度上受到预期的影响,但预期本身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有观点认为,短期的波动并不能改变人民币汇率在年内的反弹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消费和外贸等领域的最困难时期可能已经过去,经济复苏动能逐渐改善,宏观风险趋势也正在收敛。人民币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并且中国央行还有多种稳定汇率的工具可供使用。

尽管近期人民币跟随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但从内外环境趋势看,人们继续看好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庞溟提到,近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引入逆周期因子、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发行离岸央票及国债、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以加强对市场预期的管理和引导。未来,政策工具依然充足,中国有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基础、实力、信心和能力。

他说,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随着一系列宏观政策的适度刺激、合理宽松和逆周期调控的空间持续释放,各项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不断显现,预计市场对汇率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坚持。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增强,汇率纠偏的力量和机制将得以健全,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总的来说,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存在一定的短期压力,但在长期看好人民币汇率走势。中国有多种工具来稳定汇率,而长期经济前景和政策红利也将为人民币提供支持。尽管外汇市场受预期影响较大,但随着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政策的引导,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

相关报道: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7.36,接近去年低点。《证券时报》头版:多一点信心,从容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