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离岸流动性调节力度增强

货币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11-08 浏览量:

中国人民银行9月13日宣布,将于19日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3年第九期中央银行票据。

本期中央银行票据的期限为6个月(182天),发行量为人民币150亿元,其中50亿元为滚动续发,100亿元为增发。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近1个月以来第二次增发离岸央票。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保持常态化发行的基础上,增发了100亿元的3个月期限离岸央票,创下了近3年来的新高。

人民币离岸流动性调节力度增强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在香港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了主权信用等级的高质量人民币投资产品,有助于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的收益率曲线。

离岸央票的发行是调节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的关键举措。

“能够适度收紧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增加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近期,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已经收紧,人民币明显趋于“紧俏”。

根据9月12日的数据,隔夜离岸人民币H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上涨了51个基点,达到4.44%,为自202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3个月期离岸人民币Hibor上涨了24个基点,达到4.11%,为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Hibor上升意味着离岸人民币拆借成本上升,增加了投机做空人民币汇率的成本。

外汇市场受到预期的影响较大,央行通过发行离岸央票、收紧人民币流动性的方式,旨在稳定汇率,避免市场出现单边非理性波动。

近期,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导致短期人民币汇率承受了相当大的贬值压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岸和离岸之间,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低于在岸人民币汇率。

在此背景下,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大离岸市场央票发行规模等稳汇率政策接连落地,释放出了汇率预期管理的强烈信号。

最近召开的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强调,金融管理部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当需要出手时就会出手,坚决对单边和顺周期行为进行调整,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处理,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仍然拥有丰富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外汇市场的异常波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在非美货币中表现相对强势,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市场预期总体平稳。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继续在离岸市场增发人民币央票,发行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持续加强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调控。

最近,有关部门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国债和人民币央票都吸引了众多境外投资者的认购,这表明人民币资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