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概率不大

货币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10-10 浏览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近日表示,央行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2个百分点。央行自2023年9月15日起,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6%下调至4%。

今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偏弱主要因为三个原因:国内货币政策宽松,中国经济修复斜率放缓,以及美元指数相对高位运行。

首先,今年6月和8月,央行意外降低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分别降低了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这超出了市场预期,显示出央行货币政策整体上仍然保持宽松。

其次,二三季度我国经济修复速度有所放缓。7月份社零和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5%和-14.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下降至1.2%。与前七个月累计增速相比,这些需求端指标的7月份增速分别下降了4.8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和9.5个百分点,经济修复速度进一步放缓。

第三,美元指数仍然处于高位运行。尽管8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略高于预期,但前两个月的数据有所下调,失业率小幅上升至3.8%。尽管美国近三个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下降至15万人,但仍然保持稳健增长,预计短期内美国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弹性。预计9月份美联储可能暂停加息,未来加息路径取决于数据变动,货币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美元和美国债券利率可能仍然保持高位波动,对人民币形成持续的被动贬值压力。

鉴于人民币近期出现较快贬值的背景,央行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2个百分点。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央行已经四次调整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其中2021年上调两次,2022年下调两次。2021年是中国经济复苏和出口强势的大背景,人民币持续升值,因此央行在5月31日和12月9日分别宣布上调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这两次调整的效果明显,特别是5月31日的调整,宣布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1000个基点以上的回调。尽管两次调整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但它们对稳定人民币汇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22年4月,受俄乌冲突和国内疫情反弹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央行在4月25日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8%,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与此同时,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我国在8月15日降息,中美货币政策不同步,导致中美利差倒挂加深,美元指数持续上升,人民币被动贬值。在这种背景下,央行于9月5日再次宣布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6%,但这两次调整并没有显著扭转人民币的偏弱态势。

此次央行再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2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境内金融机构的美元流动性,释放了稳定汇率的信号。外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其吸收外汇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美元增加。境内美元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尽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外汇流动性的释放并不大,但更多地起到了引导预期、释放稳定汇率信号的作用。

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概率不大

央行在汇率方面拥有丰富的工具储备。8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和逆回购操作利率,离岸和在岸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出现了阶段性的上涨后又有所回落,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并没有出现趋势性的大幅走贬。这表明央行在汇率管理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目前,央行已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官员讲话引导市场预期、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5、发行离岸央票、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来应对汇率波动。

央行在汇率方面的工具储备还包括引入逆周期因子、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等宏观审慎参数,以及动用官方外汇储备进行干预等。随着政策的加强和预期的扭转,人民币进一步大幅贬值的概率不大,但人民币仍然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首先,国内政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逐步落地,但政策的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对于汇率来说,基本面的改善能否扭转外资持续的流出,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和直接投资领域,可能会成为汇率企稳的关键因素。此外,美国方面,在货币政策收紧和财政政策保持一定扩张的背景下,预计美国经济在今年将保持弹性,明年才可能明显走弱。在这种背景下,预计美元指数仍将保持高位波动,人民币汇率可能仍然面临间歇性的外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