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7月首次突破3%

货币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09-10 浏览量:

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最近发生了新的变化。全球流动性收紧,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金融风险开始显露。发达国家的一些金融机构面临挤兑的风险,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承受发达经济体加息所带来的溢出影响。

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7月首次突破3%

2023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于9月3日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在论坛上代表央行行领导发表了讲话。他表示,这些变化再次提醒我们,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也必须保持金融安全和稳定,只有在开放和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够行稳致远。

金中夏介绍了央行在推动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重点工作。首先,央行将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建立系统性和制度性的开放机制。其次,央行将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外商投资的便利程度。8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央行不仅要扩大市场准入,也要优化准入后的政策安排。第三,央行将确保金融监管的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金中夏在会上还介绍了我国金融业开放取得的积极成果。首先,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大幅放宽。自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共推出了50多项金融业开放措施,吸引了11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来华设立。根据经合组织(OECD)编制的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指数,中国是近年来金融业开放水平提升最快、改善幅度最大的国家。

其次,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深化。央行推出了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互换通等政策措施,既扩大了投资渠道,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也提供了更便利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央行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和制度性开放,在发行交易、登记结算、评级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截至今年6月底,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人民币债券和A股股票达到了3.3万亿元人民币。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稳步进展。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交易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由10.9%上调到12.3%。金中夏介绍说,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新的进展,7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首次突破了3%。从贸易角度来看,1至7月份,货物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达到了24%,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从投资角度来看,到今年6月底,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余额已经达到了9.8万亿元人民币。

金中夏指出,央行将继续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我国经济金融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央行也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维护全球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