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遭受双重压力:净值下滑、大额赎回加上放宽限购、密集分红

债券基金问答发布时间:2023-10-04 浏览量:

财联社9月21日讯(记者吴雨其)最近债市出现了调整。

债基遭受双重压力:净值下滑、大额赎回加上放宽限购、密集分红

自8月底以来,资本市场政策的推动以及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放松,导致资本市场风险偏好迅速上升,今年债市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然而,近期债市的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截至9月20日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已经累计下跌了0.68%。

在这种背景下,债券基金也面临多重考验。

从近期的动向来看,债基经历了净值回撤和大额赎回,此外,财联社记者还注意到,债基最近也在密集分红。

债基的净值最近出现回调,大额赎回成为常态。从债基的表现来看,债基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强势了。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短期纯债基金指数下跌了0.06%,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下跌了0.19%。

具体到基金产品方面,截至9月20日,全市场纳入统计的债券基金中有4724只(A/C份额分开计算)下跌了净值,占比超过九成。

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华夏可转债增强C,达到了5.10%。

有9只基金的净值下跌超过了3%。

债市的回调还导致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面临大额赎回。

9月20日,银华基金发布公告称,由于发生大额赎回,银华华贸的基金D类份额的净值精度将提高至小数点后8位。

9月19日,财通资管双安和东兴兴源也发生了大额赎回。

9月14日,中银基金、红塔红土基金和鹏扬基金都发布了调整净值精度的公告,调整的原因是发生了大额赎回。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整统计,截至9月20日,包括上述提到的基金公司在内,共有15家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并调整了净值精度以保护持有人利益。

华夏基金表示,近期债基的表现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意外降息,加上政策的密集落地,特别是房地产政策的放宽,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升,再加上资金面的紧张,使得短期债券市场面临扰动。

在这轮债市调整的背景下,债券基金的申赎情况成为了市场的关注焦点。

不过,华夏基金也表示,市场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短债基金的回撤较小,净值恢复时间较快,加上专业基金经理的灵活操作,即使面临短期调整,净值仍有望恢复并创新高。

在债市波动的背景下,一些债基产品开始放宽了大额申购的限制。

9月20日,多只债基解除了限购,例如东方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自9月20日起恢复了该基金1万元以上的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浙商丰顺纯债也从20日起,在所有销售渠道上取消了个人投资者的限购。

此外,南方基金旗下的多只基金也在当日解除了限购。

此外,一些绩优债基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