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标题:香港成立专责小组推动股票市场流动性,呼唤港股减少印花税

基金新闻问答发布时间:2023-11-05 浏览量:

在上周末,多个政府部门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等,以应对港股市场的问题。

8月29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成立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是全面分析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并向行政长官提交改善建议。

专责小组将在短期内召开会议,以讨论相关问题。

香港证券业人士表示,流动性不足将影响港股资产定价功能的发挥,提高港股的流动性势在必行。

此前,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发表文件呼吁取消港股印花税。

减少港股印花税备受关注,因为这能提高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在市场中的呼声也很高。

从2021年8月开始,香港将股票印花税从原来的买卖双方按交易金额各付0.1%上调至0.13%。

这次印花税的上调对港股流动性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呢?香港交易所的年报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港股的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295亿港元、1667亿港元、1249亿港元,2022年的日均成交额较2021年下降了25%。

在2021年和2022年,港股共有188家公司上市,而2022年的日均成交额重新回到了2020年的水平,整体上看,港股的交投活跃度出现了明显下滑。

根据香港交易所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额为1155亿港元,同比下跌了16%。

此外,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多个交易日的成交额甚至不足800亿港元。

8月9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发表文件要求取消港股印花税。

丹阳投资的首席投资官康水跃表示:“自增加股票交易印花税以来,港股的交易量确实受到了影响,做市商和高频交易机构的人员投资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港股的日均成交额下降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印花税所代表的交易成本只是其中之一,并非影响港股投资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在美联储加息等背景下,港股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熊市。在弱势市场下,投资者更加关注交易成本。”深圳市懿德财富的投资总监臧海亮认为。

臧海亮同时表示,虽然降低印花税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港股流动性偏弱的情况,但短期投资者、量化交易机构、市场中性策略基金等资金将继续涌入市场,一定程度上提升港股的交投活跃度。

为了提升港股市场的交投活跃度和竞争力,监管机构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打击“造壳”行为、启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机制”等,下一步还将探索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沪深港通、启动创业板改革等。

自8月以来,沪深港通机制一直在持续优化,其中包括将大宗交易和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沪深港通,将沪深港通的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延长至2027年等措施相继出台。

“大宗交易和非自动对盘交易一般由机构投资者在港股市场进行,它们被纳入沪深港通后,将推动中长期资金流入港股市场,促进资金和股权的跨境交易,提升港股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臧海亮表示。

随着沪深港通机制的不断优化,南向资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持续推动着港股市场的活跃度。

重写标题:香港成立专责小组推动股票市场流动性,呼唤港股减少印花税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上累计持有的市值已达到2.4万亿港元。

今年以来,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321.07亿港元,贡献了港股市场大约25%的流动性。

业内人士认为,提升港股的流动性更重要的是优化港股的生态环境。

中泰国际研究部的主管赵红梅建议,对于恒生指数等市场主流指数,可以将财务状况指标如利润、分红等纳入指数的权重计算方式,而不仅仅根据市值和流动性来决定,这样可以将低估值的优质公司纳入指数,提高指数的吸引力,吸引更多资金持续买入;可以利用大数据监管方式,深入了解股权情况以打击“老千股”,并增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升港股市场的质量;同时鼓励港股并购重组,让企业做大做强,提高退市效率,优化淘汰机制,从而重塑港股市场的生态环境。